初秋的一个下午,在北京一中院的圆型会议室,记者应邀参加了一场由年轻法官参加的题为以“三个至上”指导下的司法理念和裁判方法的研讨会,五名工作在审判一线的年轻法官走上演讲台,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畅谈了在审判实践中贯彻“三个至上”的司法理念的切身体会,《人民司法》杂志社的柳富华主编、清华大学的张卫平教授和人民大学的汤维建教授分别对每一个人的发言进行了点评,法官与法官之间、学者与法官之间的研讨交流进行得很热烈。这种形式的法官论坛在北京一中院每年都会举行多次,法官们围绕不同的主题畅所欲言,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进行业务上的研讨与切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官论坛在做好法官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推动法院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起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北京一中院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引发思想共鸣 坚定理想信念
七年前,北京一中院党组在提出加强法官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思路时就把法官论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2002年4月,经过精心准备,北京一中院举办了第一次法官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我心目中的法官”,十几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与一中院的法官们围绕法官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自身形象和公众形象进行研讨,对论坛的内容一中院还通过互联网向社会直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近千人次的民众通过网上发帖的形式参与讨论。对首次法官论坛,许多法官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参加研讨会的张晓霞法官告诉记者,过去对外界如何看待法官、如何评价法官关注的确实不多,那次研讨会对法官的思想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对修正自我,提高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七年来,以法官论坛为主要形式的思想交流及教育机制逐步完善,以法官论坛形式所开展的思想交流活动还很好地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学习、大讨论”等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在法官论坛上,法官们的相互交流产生了共鸣,自我教育取得了实效。马怀德、王利明、张卫平、樊崇义、毕淑敏、李功达等数十位国内外著名的法学专家教授以及等知名作家、文化界人士先后走进北京一中院,与法官进行思想、学术等方面的交流研讨。
在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会上,年轻法官们向全院同志介绍他们所崇敬的优秀法官的感人事迹,法官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今年“八一”建军节前,一中院把占全院人数近四成的转业复员军人召集在一起,曾经在部队服役的王明达院长、肖龙、陈锐副院长与大家一起回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畅谈自己的军旅生涯,大家回顾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群情振奋,一个似乎与法官没有关系的节日在一中院变成了一次思想交流和教育的良机。几年来,他们举办的“真心互动零距离”的院领导与干警的交心会、海外留学的法官主讲的“出国归来话感受”、结合办案经历举行的以案析理报告会等,都在法官们中引发了思想的共鸣。在今年以来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北京一中院充分利用法官论坛这一平台,在各部门组织交流研讨的基础上组织了“三个至上”指导下的司法理念和裁判方法的研讨会,法官们就刑事审判中“法理情”的结合、民事审判中释明义务的履行、商事审判中利益衡平原则的把握、行政审判中政治智慧的运用等进行研讨,正如张卫平教授在点评时所讲的那样,法官们的思考是认真而富有创造性的,是对新时代和新司法环境下法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及执法理念的最好诠释。
服务审判工作 促进能力提升
从1998年开始,北京一中院每年和收结案数都以两位百分比的速度增长,2006年首次突破两万件,工作在审判一线法官审理的案件数量已经比五年前翻了两番,在审判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一中院党组认识到,要保证审判质量只有不断寻求司法能力新的增长点。“法官论坛既是思想教育阵地,也是业务培训课堂,几年来,我们的法官论坛确实对提高法官的审判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中院陈锐副院长在介绍一中院文化建设情况时说。多年来,北京一中院的法官论坛在突出审判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法官司法能力上做足了文章。他们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新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前后,一中院都会邀请专家学者就新法的理解与适用进行专题研讨,高铭暄、陈瑞华等一大批资深法律专家、学者多次与一中院的法官们面对面进行法学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在邀请专家学者讲课的同时,一中院的领导们也带头走上讲台,就法学理论及审判实务与干警交流切磋,“让法学专家走近法官,让法官成为法学专家”,法官论坛成为干警交流研讨、答疑解惑、相学见长的有益课堂。2005年开始他们与北京的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固定协作培训有关系,定期组织法官到这些院校进行进修,了解司法前沿的学术研究情况,聆听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心得,几年来,每年全体法官都会轮训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流,促进了审判能力的提高。为了使法官论坛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他们结合法官职业化建设这一法官管理领域内的核心工作,相继举办了中澳法律问题研讨会、承办了法官职业化建设国际研讨会等与国际司法界同行进行交流的大型活动。在中澳法律问题研讨活动中,他们采用了中澳两国法官,就同一案例进行现场模拟开庭的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活动,开阔了法官们的视野,增进了法官与国际司法界同行的交流,也使法官论坛向更高的层面和更深的层次迈进。法官论坛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等各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仅2006年以来就有五十余篇学术论文在全国法院系统获奖,一部分调研成果为上级法院制订相关制度规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北京一中院,从全院范围到各业务庭自行组织的各类研讨会经常举行,审判联席会、疑难案件会诊会、差错原因分析会等已形成了制度,定期召开,法官们在交流中统一执法尺度,在研讨中解决疑难案件审理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司法能力不断提高,行政审判、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商事审判等走入了全国法院的先进行列。近年来,北京一中院审结的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受贿案、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晓萸受贿、玩忽职守案一大批国内外关注的大案要案,高质量审结了乔占祥诉铁道部春运票价上浮通知行政案、酒楼开瓶费民事纠纷案、美国辉瑞产品公司诉北京辉瑞生物技术公司侵犯商标权案等典型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一中院的法官们经受住了疑难复杂案件的考验。连续几年标志当事人满意度的纪检投诉率、涉诉信访投诉率逐年大幅下降,仅2003年到2007年,涉诉信访数就由近4500件下降到2007年度的不足800件,2007年反映审判问题的信件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五成,来访的当事人比上年减少了32%。
突出职业特点 筑牢思想防线
为了发挥法官论坛在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为实现司法的公正、树立法律的权威提供思想保障,北京一中院牢牢把握法官所从事的审判工作的特殊性,把影响甚至决定法官行为的一系列法制思想、司法意识、司法理念、司法道德、司法规则等文化要素纳入到法官论坛中,不断丰富法官论坛的形式和内容。他们先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针对法官职业特点的“法官文化漫谈”征文活动、“法官阐释法官文化”宣讲等活动,征文活动征集到百余篇文章,法官们对法院文化进行了深刻诠释和积极的探求,在“法官阐释法官文化”宣讲会中,十几名法官围绕“我说法官文化”、“法官职业道德”、“法官综合素质”、“法官外在形象”、“法官修身养性”等几个专题进行了宣讲,见仁见智,充满了对法官文化的理性思考和对自身职业的自省。近年来,摄影讲座、诗词赏析、音乐欣赏等也被纳入到法官论坛中,法官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综合素质实现了新的提升。以法官论坛为载体的法官文化活动,对法官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司法行为,法官们对法律的准确诠释和运用,司法过程中对当事人的尊重和通过具体案件的审判所彰显的公正性、人性化,都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同时,法官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决胜之年,法官们努力维护首都的社会稳定与和谐,今年以来,群体性民事案件解调率达到59.4%,近三成的刑事二审案件上诉人主动撤诉,法官们在审判中奏响了和谐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