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倾心听民意 诚心受监督
——北京一中院畅通监督渠道深化司法公开
作者:陈实  发布时间:2010-10-21 13:47:57 打印 字号: | |
  10月20日上午,北京一中院一起网络侵权案件的开庭现场。《中国作家》总编辑,全国政协委员艾克拜尔•米吉提坐在旁听席上,认真地听着被告的答辩。庭审结束后,艾克拜尔告诉记者,现在类似的网络侵权事件不断,甚至他本人就曾遭遇过。一中院组织的这种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旁听活动很好,以后有机会他将 组织部分中国作协的作家们来旁听,让他们切身感受法律,提高维权意识。

  近年来,北京一中院不断畅通监督渠道,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等的沟通与互动,通过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听取社会民意,在司法与民意之间架设起一道宽阔的桥梁,让社会公众切身感受到司法的公开与透明。

  畅通监督渠道,一是把代表委员请进来。在北京一中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来院旁听案件、参加重大活动的座谈和调研、听取法院重要工作的通报,每年这样的代表活动都有二十多次,平均每个月有两次活动。除此之外,为了让大家更为直观地感受法院的工作,北京一中院还专门组织部分特邀监督员参与值班庭长接待和案件执行工作,参与专项执法大检查、信访件处理听证,切实突出了对执法行为、案件质量、窗口服务、权益保障等全方位的监督和指导。很多代表委员都笑称,“北京一中院的门,我们太熟了。”二是主动走出去。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资源优势,通过单独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发挥代表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从而全面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我认为,要把法院的工作局面打开,唯一的办法就是反映我们工作中的真实情况,要讲真话,讲实话,尤其在人民代表面前讲些最难解决的问题,让大家一起分析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有着29年人大代表资格的吴守伦代表在切身经历过一次法院的调解工作后的感慨。2009年,北京一中院受理了一起韩某某诉某房地产公司的拆迁合同纠纷案,为化解矛盾,法官经多方工作促使房地产公司提出数套安置方案、十余套房屋、并有适当经济补偿供韩某某选择,但韩某某依然认为法院偏袒房地产公司、拒不配合,并向吴守伦代表反映诉求。该院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邀请吴守伦代表参与案件调解,并通过法院实际行动赢得吴守伦代表的大力支持,最终作通韩某某的工作。韩某某主动与对方签署并履行了和解协议,并就以前对法院工作的误解表示歉意。

  “北京一中院请代表来监督法院工作不是做官样文章,而是用心而为。”这是很多人大代表在不同场合都说过的一句话。让代表们感到“用心”的是一个工作细节:每一次组织代表委员旁听庭审后,工作人员都会在案件审结之后把判决书邮寄给参加过旁听的代表委员。对于代表委员和监督员们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意见,北京一中院都有专人负责联络,并对所有的意见进行局面反馈。正如负责代表联络工作的王?D所言:“监督不能只是一时一刻,我们要让老百姓敞敞亮亮地看到法院审判工作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