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突出审判中心 提升队建质量
  发布时间:2014-08-21 16:05:12 打印 字号: | |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主要负责辖区内危害国家安全类犯罪及重罪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长期以来,刑一庭立足做好审判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多项审判任务,各项工作指标和业绩排名始终名列一中院前列,妥善审理一批在社会中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维护了首都的稳定与和谐。

  立足审判本职,确保案件质效。两年来刑一庭共审结一二审案件共计1183件,年审结率均在98%以上,先后平稳审结倪玉兰寻衅滋事案,李佳明加拿大杀人案、大兴摔童案、周焱间谍案等一批影响重大案件。在严格控制案件审限,提高审判效率的同时,切实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把提升案件质量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对42名被告人适用了缓刑,4名被告人宣告无罪,改判发回二审案件83件,对瑕疵案件发送监督函表45份;调解、调撤案件390件,为被害人及其亲属挽回经济损失2100余万元,共发送司法建议10余份,收到回函5份,有效化解矛盾,收到当事人送来锦旗30余面。认真贯彻落实新刑诉法。以演练新法为契机召开示范大庭7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人次旁听,受到与会人代表委员的好评。在19个案件中通知了43名证人、鉴定人出庭,其中警察证人19名、警察鉴定人10名,强力推动证人鉴定人出庭。刑诉法出台后共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6次,召开庭前会议18次,修订送达起诉书副本笔录、庭前会议提纲、庭审提纲等3份,有效规范了审判程序。

  探索工作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出台《刑事合议庭运行细则》,明确主审法官、审判长及合议庭其他成员的职责,规范法官行为,从源头上提升审判质量。创新审判管理方式。出台《刑事审判庭审判管理细则》,明确庭级审判管理权运行方式,强化监督审判过程,试行全程留痕制度。采取“四化”管理措施。以指标化落实审判任务、以动态化监督审理期限、以常态化巡检庭审及评议、以层级化管理控制审判质量,严把审判质效关。以调研促审判,解决司法实务疑难问题。注重调研司法实务中的热点、难点,形成报告为决策者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统一量刑标准。形成全员调研新格局,近两年来,全庭干警发表文章51篇,提交学术论文18篇,其中获奖6篇,2名全国一等奖,1名三等奖,3名分获北京市二、三等奖,在全庭形成人人能办案、个个能调研的新格局。

  突出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党建活动扎实开展。依托“三会一课”,创新党建活动,获院党建创新项目三等奖,连续多年荣获“五好党支部”称号;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查摆“四风”问题13个,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多样化培养人才。落实庭长带教制,举办法官沙龙,组织所有一线法官尝试主持庭审,推行全员岗位练兵,推动法官外出参与高校学术活动,实现搭建平台全方位,人才培养多样化。培养优秀调研人才7名,“领域尖兵”2人,“业务骨干”5人,庭内先进典型6人。人性化关怀干警,落实厚爱。庭领导多次带队前往干警家中,慰问干警本人及其家属,帮助干警制定落实职业生涯规划,形成人人有目标、个个讲奉献的部门风气。
责任编辑: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