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保卫真理何以可能?——读《保卫马克思》有感
作者:刘雅璠  发布时间:2020-05-05 19:30:47 打印 字号: | |

每年的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纪念日。马克思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他的思想历经岁月洗礼和时代变迁,在当今社会仍然熠熠生辉。然而,马克思主义何以成为真理?其究竟启蒙于什么样的土壤?我们所信奉的主义背后有着何种渊源?信仰需不需要保卫?今天就让我们通过阿尔都塞所著的《保卫马克思》,一起思考这些问题。

关于本书写作背景:

本书的作者阿尔都塞出生于阿尔及利亚,1948年加入法国共产党,成为战后法国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患有躁狂性抑郁症,长期依赖于精神病治疗和精神分析。1980年,他因勒死妻子而进入精神病院治疗,被判定“不予起诉”。治疗期间,阿尔都塞仍坚持写作,撰写自传和哲学文稿。1990年因心脏病突发辞世。

本书之所以发出“保卫马克思”的呼喊,与写作背景密不可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下,处于资本主义阵营的法国共产党人憧憬着社会主义,笃信马克思的结论,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真理。然而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进行的批判,继而实施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一系列意识形态上的新政策,再加上对斯大林时期国内政治的披露,使得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马克思主义者们,均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中苏关系恶化,国际共产主义阵营内部的一系列论战,这些事件,构成了自1956年以降的世界共产主义历史版图。社会主义怎么了?社会主义虚妄吗?马克思主义怎么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吗?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吗?在这种政治背景下,阿尔都塞结合自己对马克思原典的研究,重新注释了马克思主义。

在我看来,就我们的当下而言,发出这样的呼喊也是有必要的。我们都是既幸运又不幸的,幸运的是从小就可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训练和熏陶,不幸的是,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中国少年的必修课程,但教科书上只有结论,没有论证过程。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最为精妙之处恰不在于它在某个具体知识领域的解释能力或具体结论,而是在“哲学上,或是叫研究方法上的指导能力,有了这个能力,让所有学科抑或哲学从意识形态上回到实际,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而非一切知识领域上的真理”。

如何认识马克思?

哲学就是哲学史。我常觉得,哲学具有活的生命,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最终呈现出如今的面貌,在未来也将继续着它的生命力。而活的生命只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才能呈现出来。也就是说,要想了解某种哲学,或者某个哲学理论,就必须从哲学史开始。我记得一位我非常敬佩的哲学老师曾说过,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学习西方哲学史,就不可能真正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本人是德国人,是西方人,他的哲学思想代表着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从西方哲学的深厚传统中生长出来的。 

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马哲中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矛盾论”等等概念和理论,都是有着源远流长的理论渊源。也正因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土壤,2000多年来的西方哲学传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背景和理论支撑,如果我们斩断传统和渊源,只孤立地去看马克思,或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西方哲学以外的一种独立的哲学体系,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了解早期哲学的发展路径,怎能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分道扬镳,不明白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思想变化,又怎能真正理解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飞跃。

一个人就是一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所展现在当下的状态、气质等整体就是由他自身的历史所构成,所谓“人是历史的生物”,人的过往、所属社会以及他所参与文化的经历,都是当下存在的他的构成部分,都是他之所以为他的全部原因和组成。尽管作者阿尔都塞认为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存在认识论上的断裂,但存在断裂并非不去认识的理由,正如《保卫马克思》中第二篇就是专门针对青年马克思的论述。认识的首要工作就是全盘性地了解,然后才涉及区分和辨别。就像看一本书,只翻开其中一页不足以理解全书的精髓和全貌。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存在断裂,我们也应该去了解断裂因何而生、从何而来。如何了解?我想答案应当是阅读历史、阅读原著。

当然,阿尔都塞强调的回到马克思、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平地,并不是建立在一种简单的直接性阅读之上的,他所采取的思考策略是方法前置,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运用于马克思的研究本身。正如作者阿尔都塞在序言中说的:“只有极少数知识分子具有足够的哲学修养,能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门政治学说、一种分析和行动的‘方法’,而且作为科学,它是发展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研究的理论领域。”对于这样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我们现在的“快餐”式阅读或碎片化阅读实难达到,多读原著、多读历史总归没错,在阅读中理解和加深,在理解中思考认识和方法。

如何保卫马克思?

真理需不需要保卫?当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的实践。由于刻板的教科书式哲学不免让我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产生一些不耐烦抑或引发一些“误会”,基于此,也很难去深入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理论,不认识又何谈保卫。此外,面对一些对马克思主义固有的误解以及那些动机不纯的奇谈怪论,我们更加要保卫。但保卫的方式不能只靠坚定理想信念这样的口号,要将理想信念的坚定付诸实践。  

发展真理也是保卫真理的方式之一。因为发展才是让真理一直延续下去的理由和要义。物质是运动的,任何物质或理论的动态发展才是事物发展的本性,这是马克思哲学。运用马克思哲学来研究马克思,不但对于理解马克思,同时对于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绝对的前提条件。无论为了了解马克思从何产生,或是为了了解马克思有何创造,都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原则。正如物理学并不停留于它的奠基人伽利略一样,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也不停留于马克思。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我们能够得出,马克思主义无时不刻不处在发展之中,但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总要有人去推动和践行,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日益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并不断在中国具体化的过程,这既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实践、解决我们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总结我们成功经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事实上,翻看习主席很多讲话的文稿可以看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情况,我们应当致力于从源头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学习并实践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学习和实践来证实我们的信念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也许有人会说,我所信仰的真理已经被无数人证明过,不需要我来证实。但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类有着对真理、对本质的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究和追问,不同于动物的简单生活,人类总是要去追求真理或神性的沉重,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谨此,保卫那些被我们视为圣神的信仰,和坚守的真理;

谨此,激励正在码字的我,和正在看字的你。


 
责任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