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审罪之有无、判刑之轻重,关乎人的自由、财产和生命,历来是检验司法公正的重要标杆,衡量司法权威的重要尺度。作为从事刑事审判工作近20年的法官,我深切感受到刑事司法领域的成就、发展与进步。
聚焦民生关切,回应人民期盼。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硕果累累,立破并举扫出朗朗乾坤,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赢得人民信赖,彰显了社会主义法治权威,体现了司法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厉打击侵犯人民利益犯罪的坚定决心。
转变司法理念,服务时代发展。近年来,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办案理念,切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既做到严格司法,又跳出案件本身,将案件置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局中考量,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推动良法善治,彰显司法文明。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各级法院积极探索,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刑事司法理念深入人心,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现并重统一,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核心的多层次刑事诉讼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刑事司法文明稳步提升,人权得到有效保障,司法公正得以充分彰显。
强化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近年来,刑事审判工作在解决纠纷责任的同时,还积极承担社会教化责任,强化全社会法治信仰。通过司法裁判树立规则,运用司法智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刑事审判全过程,充分体现法律尺度与司法温度的有机统一、法理情的深度融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2021年3月17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