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初入法院时的“新手上路”,到现在经过历练,对审判流程的“轻车熟路”,都离不开法官师傅的传道授业解惑。今天我要给大家“种草”我心水已久的魅力师傅——民一庭赵蕾法官。
她,细心钻研,敏锐洞察,在厚厚的卷宗中抽丝剥茧,反复研究推敲,还原案件事实,从审理案件的点滴中践行司法为民。
她,春风化雨,定纷止争,努力把握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契合点,以无懈可击的裁判说理,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她,勤于笔耕,锐意进取,重视调查研究,总结司法经验,审判之余,认真梳理房地产审判实务的裁判思路,论文硕果丰厚。
在跟师傅办案的经历中,我感受到师傅一丝不苟、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师傅高能的庭审能力和办案技巧。师傅潜移默化影响我更多的是她乐观阳光的心态,以及强大的抗压能力。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她总能将大目标分解为各个小目标,有的放矢突破。有如大江,中流击楫;乘风破浪,鼓桨不息。新时代赋予了新使命,新征程注定了新担当,在优秀师傅的带领下,我们要用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对司法的忠诚热爱,传递法院正能量!
——李想
我是入院三年的法官助理童晶晶,褪去青涩的“萌新”状态,法院的各项工作开始了然于心,逐渐充盈起法院人的底气与精气神,这一切都源于我心中的榜样,优秀的引路人,我的师傅邵普法官。
我记得那是一起普通的买卖合同纠纷,一方诉请继续履行并赔偿因对方违约造成的损失,对方则反诉请求解除合同,看似简单的案情,背后却关涉着违约方诉请解除合同能否支持的难题,理论及实务界均争议颇大。当时民法典并未出台,若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可判决支持双方继续履行合同,这样对于我们法院来说没有突破法律规定,风险是最小的。但我师傅认为这是在回避矛盾,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问题,长远来看对双方公司的发展亦毫无益处。他苦心钻研、反复琢磨,与合议庭讨论多次,花费好一番功夫才结案,我当时觉得在结案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他这样判案“性价比”不高,但他却说:“我们办案不是奔着完成任务去使劲儿,而是做到真正的案结事了。”
他精深的专业素养以及司法为民的初心在我职业之路上埋下了一颗颗种子,遵循一个个踏实的脚印,我亦明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
——童晶晶
我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像一团激情燃烧的火焰,在干事创业中默默无闻。她是敬业勤勉的表率,一中院夜晚的灯总有那么一盏属于她。在负责干部人事工作中,她甘于奉献,勤勤恳恳,严谨细致,不仅完成规定动作,还善于总结归纳,在工作中创新提高,得到了领导和干警的一致好评。
我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星,在调查研究中闪闪发光。她是学习调研的标兵,她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她积极主动参与论文写作,2017-2020连续4年参与法院系统学术论文讨论会,并数次取得北京市三等奖和优秀奖,2020年获第三届“羊城杯”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征文一等奖。同时主动参与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中级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等专题调研,数次参与部门重点课题和院级重点课题撰写。
我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似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在传教帮带中熠熠生辉。她是以老带新的典范。她小小的身材,大大的能量。我刚来到干部处,是她手把手教我,面对我的疑问耐心解答,甚至把自己总结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主动帮我分担,陪我一起加班加点干到深夜。
她就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位老师——夏明玥。
——张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