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法台心系人间冷暖
洞悉万端方为理性裁断
十六年如一日不倦不渝
逐法前行守护公平正义
他就是
第六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北京一中院民二庭副庭长、研究室副主任
王国庆
诠法释义:以新裁判思维为引领
“给作恶者以惩罚,给良善者以信心,让弱者唤起生存的希望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是王国庆对法官的职业认知。尤其在他处理最多的与群众朴素正义感关联密切的侵权和家事领域,如何让群众听得懂,如何满足他们对法律的期待,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法律适用方法中,当前谈论更多的是演绎式三段论的逻辑思维。严谨的逻辑化思维有助于避免“中心离散”泛感情化决断。但是,那些源自生活世界的丰富意义将如何进入到概念世界,从而作为公平正义可感受到的重要基石呢?从生活到规范的逆向思维三步法是王国庆给出的答案。“法律与生活世界从来不应该是割裂的。只有在真实而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才能体会到个体的悲欢离合,才能思考源自生活世界中人的不同困扰,进而思索,法律能为他们带来哪些帮助。”他借用“充实”的概念,并设定三重对话,即“我与我的对话——概念充实”“我和他的对话——论证充实”“我们之间的对话——意义充实”来弥合法律与生活的这一裂隙,并将其作为法律思维方法的有益补充。他先后发表《让法律立足于生活世界》《让法律思维奠基于生活世界》等文章阐释这一裁判方法和理念,这是他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读书调研中最深切的心得。
他承办的一起“边界型”侵权纠纷中,法律概念中的“过错”与生活中人们对“过错”的体会始终处于激烈碰撞之中,案件处理的妥当与否与人民群众的朴素正义密切相关。“理性言说绝望的时候,就应该让生活给予我们公正的指引。”王国庆选择用从生活到规范的逆向思维三步法厘清思路,用生活常识拉近法律事实与客观真实的距离,判断涉案行为是否逾越了人与人正当交往的界限,是否与损害后果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最终作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裁判。
惟专惟精:在个案中忠诚履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办好眼前的案子,又何谈司法为民,更别说为法治作贡献了。”王国庆深知,仅仅有内化自为民宗旨的裁判理念是不够的,公平正义的宏大叙事需要在个案的细节中展开。
“要利用好案例这一法治的最小单元,把每一个案件做到极致。”从看似简单的案件到疑难复杂的纠纷,从熟悉的审判领域到陌生的争议案由,在每一个案件中,王国庆都倾尽全力。
某涉理财投资合同纠纷案是王国庆审理的第一个“跨专业”商事案件,疑难复杂的案情,司法实践的认定不一都提出挑战,但他从未退却。从事实的细枝末节,到相关法条,再到类似判例;从清晰论证界定责任类型、规范基础和“高风险等级”,到考察适当性义务,再到将金融消费者未实现预期收益排除在适当性义务保护范围之外。至精至细,成就的,是第四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是北京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
某涉外遗嘱继承案件中,外国法的查明、准据法的选择与适用、涉外遗嘱效力的认定,种种难题让团队深感无从下手。“一步一步来,先解决眼前的冲突规范问题。”王国庆说。在他的带领下,审判团队分条析理,剖玄析微。最终,勾勒出从纠纷识别、冲突规范解释、准据法确定到外国法查明以及法律适用的涉外审判五步思路。判决书一经上网,就被民事法律研究的多家专业平台转发推送,引为经典,该庭审也入选第三届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
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永恒追求,严格依法办案,王国庆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所在团队也被评为北京市法院先进审判团队,2019年,还荣获北京市第五届民事审判业务标兵第一名。
一丝不苟,坚守深刻理解社会现实,合理考虑社情民意,准确平衡复杂法律关系的裁判“定力”,王国庆先后承办和参与审理各类民事案件2000余件,无一被评定为差错。
慎始慎终,秉持在追问查究中还原案件事实、理清规范要义,在表达中融通事实与价值的工作原则,王国庆撰写的多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案例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等,数次获得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奖项。
思行合一:积于学研,用于裁量
从生活到规范的逆向思维三步法并非来自办案数量的机械堆叠,而是在审判实践中体味、在阅读调研中探索,又经审判实践检验、并在阅读调研中不断完善,是交互于审判实践与理论调研的思维成果。
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王国庆秉承的是以“不知”求“多识”的初心。“认识自己,就在于知道自己的无知。”只有始终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吸收、不断产出,才能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充盈,这是王国庆对自己的极致要求。
面对法院司法审判学理和实践日益融合的现状,王国庆注重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回归理论深入挖掘,并努力从理论和应用的融贯中寻求答案。作为主要执笔人,他参与完成最高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典等实体法协调和对接问题研究》和北京市法院重点调研课题《民法典实体与程序的衔接研究——以“多数人之债”为中心》,独立撰写近6万字,在实体法与程序法交融的视域下审视规范与实践,获评北京市法院优秀调研成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优秀课题研究成果。
入院以来,他始终在民事审判领域笔耕不辍,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调研、边总结,他累计参与2项最高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1项最高法院司法研究一般课题、2项市法学会课题以及10余项院级重点调研课题,在《法律适用》《人民司法·应用》《人民法院报》等报纸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多次获得全国以及北京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奖项。
这些成就离不开王国庆夙夜匪懈的坚持,十多年来他一直利用午休和睡前的宝贵时间阅读,从全社会不断发展的法治思维中去借鉴,从前人不断总结的审判经验中去汲取,日积月聚,积累下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现在的书装帧太差了,”王国庆时常在借书给助理时感叹,“你看的时候可得小心着点。”其实,哪里是装帧问题呢,韦编三绝只因刻苦治学,再好的装帧,也耐不住追求公平正义路上的孜孜不倦,耐不住担当司法为民使命征程上的夕惕朝乾。
践行新裁判思维,展现新时代价值,王国庆紧跟法治的前进步伐,以公平正义为不懈的追求,以司法为民为永恒的使命,始终在司法事业中惟专惟精,在专业调研上以实以持,忠诚履职、为民司法,追求极致、追求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