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北京一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知识产权执行案件基本情况、典型案例,为新成立的“知识产权专业执行团队”授牌。发布会由北京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来客主持。
发布会上,北京一中院执行局副局长佟海东就该院办理知识产权执行案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定,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的案件,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由北京一中院执行。近三年,北京一中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执行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快速增长,并呈现出境外当事人多、金额在百万元以下的案件多、行为执行多、新类型财产多等特点。随后,佟海东副局长还介绍了三起北京一中院知识产权执行案件的典型案例。
打造高效率的知识产权执行机构、构建公正高效、系统完备的司法保护体制是实现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必要保障。因此,北京一中院继组建破产专业审判团队、行政专业审判团队、减刑假释专业审判团队之后,筹建知识产权专业执行团队。发布会上,北京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谭劲松介绍了知识产权专业执行团队的相关情况。团队采取“1+2+1”的构建模式,即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将集中受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案件的诉前、诉中保全,集中执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审结的民事、行政案件,预计今年收案260件。在下一步工作中,该团队将从持续提升团队“专精专研”能力、构建财产执行和行为执行新模式、健全审执协调机制、构建服务企业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准确把握特定类案的典型特征、裁判规则、执行方式,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执行案件质效,提高执法威慑和司法公信,培养既有理论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执行专业人才,为首都营商环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北京一中院将立足于知识产权完备保护体系建设,打造高效率知识产权执行机构,确保知识产权保护与惩戒制度落地生根,加快落实我国对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要求。”北京一中院副院长马来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