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迟迟花袅袅
共沐书香正当时
读书可启智
读书可增慧
读书亦可养德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
“人民群众多读书
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
深邃起来”
又逢一年“世界读书日”
北京一中院干警
用声音和文字分享
床边案头的那本书
《之江新语》——在短文章中体味大道理
《之江新语》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短论的结集。这些文章绝大部分篇幅集中在200-600字,短小精悍,却引人深省。在诵读片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三种境界阐释理论学习,把劝学和诗词相互融合。作为青年干警,我们应当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榜样学习,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及时跟进学习,克服本领恐慌,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在学习与总结中增强自身本领。(干部处 李峥)
《论持久战》——带你重温经典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用了近十天的时间,讲演了《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时值中华民族危亡之秋,面对当时极端的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上述两种思想予以了有力批判。其于文中精准预测了抗战的走向,并强调应团结广大农民群众,只有人民战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谓高瞻远瞩,直接揭示了人民战争的伟大战略。以史为鉴,重温此文,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重要判断,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信念和意志。(民六庭 高愉佯)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不同视角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从经济视角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对现代企业治理能力提出了何种要求?
怎样科学认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双碳目标的背景、产业逻辑和政策原则是什么?
……
在这本《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与发展路径》中,林毅夫等众多专家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视角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意蕴与现实意义。作为一名首都法院青年干警,一名辅助破产审判工作的法官助理,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法理论学习的同时,亦需培养从经济和社会视角捕捉问题、洞察趋势、剖析成因、学以致用的能力。跟随本书各单元作者们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笔触,学习如何识变应变求变,可以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提升自身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应对未来挑战的本领。(清破庭 武英琦)
《正义论》——在思辨中探索何为正义
什么是正义?正义和善的关系是什么?正义感怎样产生的?如何实现正义?通过分析包括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等在内的不同的正义理论,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这本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作者对正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强调正义需要建立在法治基础上,只有法律的力量才能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公平正义,认为正义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目标。作为一名法院干警,在阅读的基础上就公平与正义、平等与效率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民四庭 李沛然)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带你探寻青春和奋进的意义
欲知全貌,须临当时之境、闻乡音之念、悟理想之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采访式对话真实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为民办实事、立志办大事的青春岁月,多次出现的陕北方言,也让文字的画面感更加强烈。在陕北的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将自己融入黄土地,处变不惊、知难而进,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若想探寻青春和奋进的意义,我想,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在实干中奉献担当、在困境中坚定理想、在前行中永葆初心,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办公室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