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和现实中也曾看到不少关于反电信诈骗的宣传,但是和孩子一同接受来自审判一线的法官普法,这样新颖的形式,让我们受益匪浅!”活动现场的一位家长说道。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工作要求,服务“平安北京”“平安校园”建设,依托“送法进校园”和北京法院“京法巡回讲堂”机制,5月16日下午,北京一中院与北京同文中学共同举办“普法驿站”授牌仪式,作为北京一中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带”创新模式的扩展和延伸。
北京市同文中学命名涵义源自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全体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三全”办学宗旨,努力让校园成为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才干、体验成功的乐园,让学校成为教师发挥才智、彰显价值、开拓创新的乐土。
北京一中院刑二庭庭长江伟、办公室副主任周麟与同文中学校长夏伟平、八宝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办公室科长崔栋亮以及家长代表共同为“普法驿站”揭牌。江伟庭长表示,近年来,北京一中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立足审判实际开展法治宣传,大力弘扬司法正能量,尤其是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面,与多校协同构建了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带”,取得了良好的区域性、综合性法治教育实践效果。
同文中学校长夏伟平表示,建设普法驿站,为学校开展学生家长“双学习”提供法治教育平台,让学生和家长更知法、懂法、守法,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提供人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青少年学法、守法、懂法、用法,潜移默化中让守法的种子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是包括法院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周麟副主任说道,“北京一中院坐落于石景山路16号,与同文中学相距不足千米。作为‘普法驿站’的前期活动,昨日,同文中学50余名初一学生走进一中院,开展‘沉浸式’法治教育。相信搭建‘普法驿站’这一平台后,双方的交流将更便捷、更经常、更多样,共同帮助青少年更好扣好第一颗‘法治纽扣’。”
挂牌现场普法驿站即刻投入“运营”。北京一中院法官助理马聪结合近期审理的电信诈骗的案例,讲解当前电信诈骗集团化、多种诈骗套路相互转换、骗被害人加入诈骗组织等新特征,着重提示务必要持续提高防诈骗意识,做到“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保护好财产和人身安全。
下一步,北京一中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通过法治教育课、模拟法庭、开放日等多样形式延伸审判职能,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司法服务,促进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提升,助推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