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审判业务专家“头雁效应”激发“雁群活力”?如何进一步发挥“北京法院民事审判特色人才高地”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7月4日下午,北京一中院以民事案件庭审为主题,举办第四场“一槌定音”专家示范庭审活动。
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团河法庭副庭长高春乾担任审判长,与团河法庭法官宁韬、仇芳芳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市高级法院教育培训处处长宋卓基莅临指导。一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仪涛,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更新,一中院和辖区法院民事审判部门中层领导、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法官、法官助理,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等160余人现场观摩庭审并进行交流。
本次庭审案件纠纷发生时间长、案件事实查明难、涉及法律问题多、当事人利益冲突大,需要在整体思维、系统观念的指引下综合考量。在审判长有效引导下,整场庭审阶段分明,层次清晰,规范严谨,高效流畅,充分保障了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案件休庭后,在现场授课交流环节,高春乾副庭长围绕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换位思考、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就如何应对新形势下民事案件呈现的新变化、新挑战展开讲解。
仇芳芳法官对于怎样更好发挥法官的引导和掌控作用,确保当事人有效陈述和作答,从而提高庭审质效作分享交流。
参训干警和学生就相关法律程序和实体问题、提升司法能力的路径等踊跃提问,高春乾副庭长条分缕析一一解答,获得阵阵热烈掌声。
马更新教授对高春乾副庭长及合议庭成员的庭审驾驭水平高度评价。她表示,在审判长主持下,合议庭法官密切配合,准确发问,就关键问题公开释明,保证每个诉讼参与人角色到位、作用到位、权利到位、义务到位,呈现了一场规范、专业、精彩的庭审实践课。
宋卓基处长对于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专家示范庭审活动突出实战实训实用导向,对于抓好相关业务能力培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同时,不仅庭审环节充分展现了一中院民事审判业务专家娴熟精湛的庭审驾驭技能,而且在开放式交流环节更凸显出专家法官深厚广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扎实的综合能力素养。希望一中院进一步深入落实市高院党组高地建设“五有”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民事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培养孵化和辐射带动作用,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领域司法人才,努力为全市法院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张仪涛主任对宋卓基处长莅临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对市高院教培处一直以来对一中院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专家示范庭审活动,是一中院认真贯彻落实市高院关于强化“特色人才高地”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民事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实质化运行的创新举措,也是落实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共建协议,加强院校交流,共育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具体行动。一中院将持续深挖优势资源,办好“一槌定音”特色培训,不断强化和提升干警业务能力;加强工作统筹,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高层次人才荟萃集聚;延伸职能链条,持续深化民事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建设,以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推动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槌定音”既是对审判过程依法有序、规范严谨的要求,也是对通过查清事实、释法明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追求,更是槌落声响发出的公平之音、公正之音。下一步,一中院将持续强化政治引领,以更加开放的“大人才观”,进一步办好“一槌定音”专家示范庭审活动,不断丰富内容、优化形式、提升效能,并以此为契机,抓实建强干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推动首都法院工作现代化贡献一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