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喜报!一中院在北京市机关第六届青年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
作者:一中院  发布时间:2023-11-09 19:48:01 打印 字号: | |

11月7日,“砥砺奋进新征程 青春建功新时代——北京市机关第六届青年技能大赛集中汇报展示活动暨颁奖仪式”在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市直机关工委和团市委共同主办,设置“奋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项目案例评比竞赛”“建言新时代——调研报告写作评比竞赛”“唱响新时代——机关文化创作竞赛”3个项目,全市99家单位1090件作品参赛。

经过初赛、现场评审等环节激烈角逐,北京一中院督察室肖潇、赵雅楠、叶冰林的动画作品《包拯寻剑记》从113个动画视频中脱颖而出,现场评审得分93.50分,位列全市第三,荣获一等奖;干部处陈震、夏明玥、韦盛轲的调研报告《关于分类改革背景下首都法院青年干警培养路径有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从546篇调研报告中脱颖而出,现场评审得分93.43分,位列全市第八,荣获二等奖。

上述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北京一中院青年干警奋楫笃行、岗位建功的良好风貌和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青春风采。

作品简介

《包拯寻剑记》聚焦中办、国办和中政委发布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以下简称“两个规定”),以剧情穿越的方式讲述了包拯因太后、王朝请托过问案件而陷入断案难,百般无奈之下与公孙策一起穿越时空,来到北京一中院寻找两把“尚方宝剑”即“两个规定”,最终成功破解烦恼,实现依法独立公正办案的故事,通过活泼生动的动漫形象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全面展现了“两个规定”的适用主体、适用情形、记录要求、责任追究等内容,严肃宣示了“逢过问必记录”的刚性要求,为法官公正廉洁司法划定了鲜明的纪律红线。 

肖潇:

通过参加本届大赛,我看到了各行各业的青年干部们忠于事业、担当奉献、各展风采,我也深受鼓舞。作为一名新时代人民法院青年督察干部,我会加倍努力,坚定政治立场,热爱督察事业,做好公正廉洁司法的守护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让青春在干事创业中绽放绚丽之花。

赵雅楠:

借助北京市机关第六届青年技能大赛的宝贵平台,在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对内持续宣传、规范执行的同时,拓展了新的对外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三个规定”,提升了社会各界对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的知晓率和认可度。这也是《包拯寻剑记》参赛的初心。

叶冰林:

此次青年技能大赛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成果、锻炼能力的良好契机,也为我们传递法治声音,共同营造抵制干预司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我们收获了成绩,更锻炼了能力。我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立足本职岗位,继续为弘扬廉洁公正文明司法的法院文化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作品简介

《关于分类改革背景下首都法院青年干警培养路径有关问题的专题研究》紧扣首都法院干部队伍建设实际,锚定青年干警培养难题,本着“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的思路,深入审判执行一线和综合保障部门,通过现场了解、座谈交流、实地调研、个别访谈等方式,查找分析青年干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梗阻性问题,并从加强青年干警统筹培养规划、推动完善法官员额遴选制度、拓宽法官助理入额渠道、健全完善青年干警分层培养机制、拓展年轻干警交流锻炼平台、用足用活职级晋升政策等6个方面提出15条建议。

陈震: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非常荣幸能够在青年技能大赛的赛场上,与全市青年同台比武、现场过招,交流思想、碰撞学习,让我们深受触动,倍感鼓舞,看到了差距,比出了动力,赛出了友谊,明确了方向。我们将以本次比赛为契机,立足本职、苦练内功,补齐短板、增强本领,为首都审判事业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夏明玥:

很幸运能有机会参与此次比赛,很开心能和伙伴一起团结协作,很感恩能有一个平台和全市机关青年交流学习。我们也会继续努力、持续探索,将这次比赛作为前进的起点,坚定信心、学好本领,争做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青年。

韦盛轲:

和全市机关青年同台竞技、现场过招,让我们比出了动力,赛出了友谊,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今后我们也会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继续总结工作经验,做好成果转化,用担当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下一步,一中院机关团委将以参加机关青年技能大赛为契机,在机关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各团支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立足本职工作,展现青春风采,不断提升干事创业本领,为首都审判事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