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如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实现定分止争?如何发挥法治之力,护航新时代首都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引领全体干警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11月6日,北京一中院以“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司法护航新时代首都发展”为主题,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大家谈”活动。全国人大代表高子程,北京市人大代表陈景善、李远方,市委组织部、市高院相关部门领导,一中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及全体干警参加活动。活动由研究室法官助理葛媛媛、审管办法官助理吴炜佳、教培处法官助理曲建婷主持。
第一篇章
公平正义之魂
典型案例的法治见证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典型案例,既是司法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公平正义的忠诚守护。
如何在案件审理中准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如何通过案件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好的判决不仅意味着实现公平正义,而且应当以人民群众‘可感受到’的方式来实现。”
刑一庭庭长周维平从一起刑事案件审理面临的困境出发,讲述刑事法官如何在审判理念、审判作风和审判行为等方面坚守原则,如何运用“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紧扣庭前准备和裁判论理等重点,实现案件的妥善审结。
“面对‘对霸座说不’的民意凝结,法官结合案情审慎阐明公共道德的基准,在舆论监督与法律评价间勾划出了公平正义、崇德向善的价值弧线。”
民二庭庭长王国庆通过解析罗某高铁霸座案的裁判要旨,讲述如何通过个案审理,积极构筑由“被动遵法守法”到“主动信法护法”的法治环境,让规则意识、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可感可知。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房子就是家,是生活的载体和归宿。我们审判工作和人民群众的‘感受正义’直接相关。”
民一庭副庭长赵蕾从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出发,讲述了法官在办理涉房地产纠纷案件中发挥司法智慧、查明案件事实、实现利益衡平,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契约精神和价值理念。
“良法善治和企业的关系,就像土壤和种子、阳光和树木。”
清破庭法官苏汀珺通过讲述高科技民营公司破产重整的故事,再现了因企施策实现对企业司法救治的历程,并从破产清算让劣质企业实现“该退可退”和破产重整使具有挽救价值的困境企业“脱困再生”两个方面,解读了公平正义在破产审判领域的独特表现形式。
“对行政机关,要监督与支持并重;对诉讼群众,要回应与保护兼顾,以‘案结事了’促政通人和,某种程度上就是行政审判中公平正义之魂的所在。”
行政庭法官助理祝飞宇通过讲述涉“新能源补贴”的行政案件,解读如何通过司法审判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打击遏制骗补乱象,促进相关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篇章
如我在诉之路
规范运行的机制支撑
案件审理,是人民法院的应尽之责;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应有之义。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诉求等实际问题,如何通过法定程序确保案件审理规范运行?如何通过团队高效配合让案件高质高效审理,从而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在立案快审机制建设中,我们始终紧抓案件和人员这两个关键点,在案件分流的科学性和快审团队的战斗力上下功夫。”
立案庭庭长赵锋以翔实的数据为支撑,讲述立案庭如何打造集“分流器”“加速器”“稳压器”三项功能于一身的案件快审机制,力争实现“公正为先、简案快审、繁案精审、质效双优”的效果。
“我们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将为民司法做精做细,为大局服务走深走实。”
民六庭庭长李军从劳动争议案件的新变化、新特点切入,介绍如何通过调整工作思路、优化合议庭配置,立足发展大局,在案件审理中以小见大、做实做精,努力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互利双赢。
“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我们通过守正创新,管理赋能,以温情司法守护万家灯火。”
团河法庭庭长赵兰介绍了离婚证明书、云探望、法官寄语等创新服务机制,并介绍案件全流程管理机制,用制度提升案件质量,有效杜绝“案生案”,实现纠纷一次性解决。
“这两年多的实践确实证明了在一个好的培养机制下,新人也能办好案;在一个作风优良的庭室,犯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刑一庭法官洪文光通过讲述自己从执行法官到刑事法官的心路历程,解读在常态化人员轮岗机制下,审判庭如何通过科学的培养机制,帮助法官迅速转变角色、适应岗位需求。
“虽然书记员从事的都是又多又杂的事务性工作,但要做好、做精,离不开一丝不苟的细心、不厌其烦的耐心和迎难而上的信心。”
民三庭书记员郭岩从书记员的工作内容出发,解读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铁三角”如何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实现案件的高效运转。
“人在、气在、事业在,通过研究案件,激发人的能动性,用硬肩膀来扛起硬数量、硬责任,就是解决客观困难的应对之道。”
政治部副主任、干部处处长于群通过介绍近年来院内的各项工作机制、激励机制,详细解读了如何把人员力量配齐整、组合好,如何激励队伍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如何把一中院担负的职责全力以赴,高质量、高水平地干好。
第三篇章
定分止争之要
“三个效果”的司法赋能
小案不小办、小案不小看,人民法院审理的每一起案件,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如何在工作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如何在法理情的同频共振中,融化矛盾坚冰?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刑二庭副庭长杨亮从成功促成一起发生在亲属间的自诉案件的和解出发,解读刑二庭如何在各类刑事案件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做实做细为大局服务、用心用情为人民司法。
“对于一纸生效裁判而言,通过执行工作让胜诉方的权益得以全部兑现,是我们也是申请人最期待的结果。”
执行一庭法官助理宫宏志从解读一起执行和解案件的细节出发,展现执行干警如何秉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在各方利益中寻找平衡点,帮助当事人以最小成本回归正常生产、生活,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
“司法需求发展到哪里,诉讼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诉服办法官助理、12368诉讼服务热线坐席员李想,讲述全体坐席员如何以热线接通率100%、联系法官办结率100%、有效回访率100%的“三个100%”为要求,努力做好诉讼服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让司法温度可触可感、直抵民心。
“我始终坚信,事不分大小,用心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
民一庭书记员赵梦芸通过讲述几起事例,分享了从书记员角度如何做好与当事人沟通协调工作的经验,尤其是要做好和当事人的换位思考,只有理解他们,他们才能信任我们。
“我们调解工作中更具价值的是化解纠纷矛盾,通过调解工作的沟通交流与释法析理,去努力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与理解。”
立案庭法官郭仁鑫通过介绍调解成功的案例,分享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心得体会: 只有努力给出解决问题的最优解,为当事人彻底解决矛盾纠纷,才能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司法答卷。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只有时刻心存敬畏,保持中立、理性、稳定的智识输出,才能取得良好的司法效果。”
行政庭庭长高春乾认为,司法的过程可以说是“良心活”,不能预设答案,多想一步、多做一点、耐心一点,司法的效果也就会好一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办好“小案”,才能赢得民心。追寻实质正义、守护司法良知、心怀人民群众,才是提升司法效果、促推发展之光的光明大道。
现场观众就如何在司法审判中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以及刑事法官如何应对命案审理压力等问题,与现场嘉宾交流互动。
人大代表说
/ 全国人大代表 高子程 /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北京达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市法学会副会长(兼)
“如我在诉”之路,是用良知铺设的道路。构建规范的机制加以支撑,有助于裁判昭彰执法者的良知、水准、理念,宣达价值导向,体现法之本真。一中院在定分止争、诉讼服务各方面追求三个效果统一,诸多举措体现了大局意识,有利于彰显司法效能,有助于培植法治理念、推广法治方式,有助于提升审判质效。
/北京市人大代表 陈景善 /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政法论坛副主编
今天的每个典型案例都是“浅入深出”,通过对每一起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分析,彰显了每个案例背后裁判规则的凝练,见证了一中院法官们以小见大、守正创新的良好品质。希望一中院的全体法官们继续用和谐的公平、温暖的正义守护营商环境,守护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
/北京市人大代表 李远方 /
中国商报社总编室主任
在法官们分享的典型案例中,办案法官与当事人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令我印象深刻。这不仅体现了当事人对法官专业素质的信任,也体现了群众对司法公信力的信心。正是这些优秀典型案例,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必须为之点赞。
思想引领方向,实干开创新局。北京一中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以公正司法服务保障新时代首都发展,凝心聚力,笃行实干,为更好服务保障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